WOO logo

在這一頁

棒球是夏季之王:狂野的 1998 年美國職棒大聯盟賽季

簡介

棒球是夏季之王:狂野的 1998 年美國職棒大聯盟賽季

備受期待的30 for 30紀錄片逝去的夏天》(Long Gone Summer即將於2020年6月14日(週日)晚8點(美國中部標準時間)在ESPN播出,現在正是回顧1998年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瘋狂賽季所有精彩瞬間和重大事件的絕佳時機。以下是構成美國職棒大聯盟1998賽季精彩賽季的眾多令人難忘的關鍵要素。

1998年職棒全壘打大賽

1998年美國職棒大聯盟(MLB)賽季精彩紛呈,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本壘打數量大幅飆升,以及當時那些大牌球員持續不斷的長打。當時的職業棒球界也被稱為“類固醇時代”,球員們都鬥志昂揚,每次踏上擊球區,彷彿都要全力以赴。

1998年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的本壘打追逐戰,是在1997年大聯盟賽季之後,兩位球員險些打破羅傑·馬里斯(Roger Maris)保持的單賽季61支本壘打的MLB紀錄。這兩位頂級擊球手分別是馬克·麥奎爾(Mark McGwire)和小肯·格里菲(Ken Griffey Jr.),他們在1997年賽季表現出色,分別轟出了58支全壘打和56支本壘打。

馬克麥奎爾 (Mark McGwire)登上了《體育畫報》 (Sports Illustrated) 的棒球預覽版,並配上了著名的標題語: “準備好迎接一場激烈的比賽吧。”芝加哥小熊隊的頂級強擊手薩米索薩 (Sammy Sosa) 與小格里菲 (Griffey Jr.) 一起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大棒球聯盟 1998 年大棒球聯盟。

1998 年美國職棒大聯盟本壘打領先者(前 40 名)

1 馬克麥奎爾 70

2 薩米‧索薩 66

3 小肯‧格里菲 56

4 格雷格·沃恩 50

5 阿爾伯特貝爾 49

6 何塞‧坎塞科 46

維尼·卡斯蒂利亞 46

8 胡安岡薩雷斯 45

曼尼·拉米雷斯 45

10 安德烈斯·加拉拉加 44

11 拉斐爾‧帕爾梅羅 43

12 亞歷克斯羅德里格斯 42

13 莫‧沃恩 40

14 莫伊塞斯‧阿盧 38

傑羅米·伯尼茨 38

卡洛斯·德爾加多 38

弗拉基米爾·格雷羅 38

18 巴瑞‧邦茲 37

19 肖恩‧格林 35

諾馬爾加西亞帕拉 35

21 迪恩‧帕爾默 34

哈維洛佩茲 34

奇珀瓊斯 34

東尼克拉克 34

傑夫·巴格韋爾 34

26 麥克‧皮亞扎 32

27 雷‧蘭克福德 31

傑夫·肯特 31

亨利·羅德里格斯 31

斯科特·羅倫 31

安德魯瓊斯 31

32 吉姆‧托米 30

勞爾·蒙德西 30

34 麥克‧史丹利 29

肯·卡米尼蒂 29

埃德加·馬丁內斯 29

弗蘭克·托馬斯 29

38 艾瑞克戴維斯 28

特拉維斯·弗萊曼 28

蒂諾馬丁內斯 28

一個傳奇的消亡和兩個系列的誕生

美國職棒大聯盟(MLB)在當年開幕日之前就已佔據各大媒體頭條。曾擔任聖路易紅雀隊、聖路易布朗隊、奧克蘭運動家隊、芝加哥白襪隊以及最近擔任芝加哥小熊隊解說員的傳奇棒球解說員哈里·卡雷於1998年2月18日去世,享年83歲。他的去世正值1998年MLB賽季開始前夕。

隨著一位棒球巨星的離世,又兩位巨星的誕生。美國職棒大聯盟(MLB)引入了兩支新的棒球隊:亞利桑那響尾蛇隊和坦帕灣魔鬼魚隊(現在更名為坦帕灣光芒隊)。 亞利桑那響尾蛇隊坦帕灣魔鬼魚隊均於1998年3月31日星期二進行了首場正式常規賽,當天也是1998年棒球賽季的開幕日。這兩支新晉球隊在短暫的存在期間都曾闖入世界大賽,亞利桑那響尾蛇隊甚至擊敗了當時的勁敵紐約洋基隊,贏得了2001年美國職棒大聯盟世界大賽冠軍。

三月和四月本壘打競賽強勢拉開序幕

1998年3月31日星期二,開幕日伊始,麥奎爾和小格里菲都轟出了爆炸性的長打,拉開了本壘打競賽的序幕。麥奎爾的本壘打為聖路易紅雀隊帶來了一記非常有幫助的大滿貫。而 小肯·格里菲…西雅圖水手隊的新隊服有海軍藍、金屬銀色、西北綠,以及根據主場還是客場而採用的白色或灰色,與體型更大、精力充沛的紅雀隊不相上下。

1998年,紐約洋基隊被譽為世界大賽奪冠大熱門,但其邪惡帝國卻開局慘淡,僅取得1勝4負的戰績。 1997年,布朗克斯轟炸機隊取得了96勝的戰績,尤其是在引進超級明星二壘手查克·諾布勞赫之後,他們對今年的期望更高了。洋基隊歷史性主教練喬·托瑞當時正處於風口浪尖,而關於他們意志堅定的老闆喬治·斯坦布倫納可能解僱托瑞的傳聞充斥著紐約各大報紙的頭條。

《紐約每日新聞》的彼得·博特曾諷刺地寫道: 當然,目前還不清楚這裡是否有人的工作陷入困境。”他暗示托瑞確實陷入了困境。同一家媒體的邁克·盧皮卡則寫道: “如果你確信喬·托瑞能夠挺過糟糕的開局,那你真的相信斯坦布倫納執掌洋基隊25週年紀念日上大家給他寫的情人節賀卡了。”

紐約洋基隊迅速回應了這些批評,他們在接下來的24場比賽中贏了22場,並在接下來40場比賽中贏了34場。 1998年,洋基隊創造了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的歷史,他們以114勝48負的戰績創造了當時美聯常規賽單季勝場數紀錄。此後,2001年西雅圖水手隊以116勝46負的戰績打破了MLB紀錄。

2001 年水手隊和 1998 年洋基隊的主要區別在於,西雅圖隊在 2001 年美國職棒大聯盟季後賽中從未闖過第一輪(在第一輪輸給了洋基隊),而 1998 年紐約洋基隊在當年的季後賽中取得了 11 勝 2 負的戰績,並橫掃了當年的世界大賽。

ESPN的大衛·肖恩菲爾德寫道: “在《點球成金》運動家隊將上壘率作為市場效率低下的標準之前,洋基隊經常被保送上壘。1998年,他們領跑聯盟,而且,並非巧合的是,他們在大聯盟的得分上也領先——儘管在這個本壘打氾濫的賽季,他們沒有一名球員打出30支本壘打。”

在那個賽季四月份的全壘打競賽中,麥克奎爾打出了11支本壘打,小格里菲11個,索薩6個,令人驚訝的是,文尼·卡斯蒂利亞也打出了11個本壘打。麥克·皮亞扎當時正逐漸成為史上最強的強力擊球捕手之一,並在1998年4月轟出了3個滿貫本壘打。

1998年5月

五月最精彩的比賽莫過於芝加哥小熊隊先發投手凱裡·伍德的精彩表現,他創造了紀錄。 1998年5月6日,伍德在一場決勝局中三振了休斯頓太空人隊的20名擊球手,這僅僅是他年輕而多事的大聯盟生涯中的第五次先發投球,追平了美國職棒大聯盟單場比賽三振出局的紀錄。

除了K·伍德(K. Wood)之外,僅有的兩位大聯盟投手馬克斯·謝澤(Max Scherzer)和羅傑·克萊門斯(Roger Clemens)在其輝煌的棒球生涯中曾兩次在單球中完成20次三振。在1998年克里(Kerry)的新秀賽季,他在166.3局的比賽中完成了233次三振,創下了當時美國職棒大聯盟(MLB)先發投手每九局三振次數最多的紀錄。

1998年5月15日, 洛杉磯道奇隊將麥克·皮亞扎和托德·澤爾交易至佛羅裡達馬林魚隊,換來了加里·謝菲爾德、鮑比·博尼拉、查爾斯·約翰遜、吉姆·艾森賴希和曼努埃爾·巴里奧斯,這筆交易轟動一時。皮亞扎在洛杉磯道奇隊的七年任期內,已為球隊打出超過200支本壘打。這位美國職棒大聯盟全明星捕手在被臭名昭著地交易至紐約大都會隊之前,只為佛羅裡達馬林魚隊打了5場比賽。

1998 年 5 月 17 日,紐約洋基隊重量級先發投手大衛威爾斯在對陣明尼蘇達雙城隊的比賽中投出了完美比賽。賽後,韋爾斯承認自己在投出MLB罕見的完美比賽時宿醉嚴重。在美國職棒大聯盟150多年的歷史上,目前只有23次投出完美比賽。

當年五月其他值得關注的事件包括紐約洋基隊與巴爾的摩金鶯隊之間的鬥毆(1998年5月19日);麥克奎爾投出3記深遠本壘打(1998年5月19日);以及亞利桑那響尾蛇隊主教練巴克·肖瓦特在第九局下半,當防守後衛隊以8比6領先,兩人出局時,故意保送25月25月邦茲對故意保送的反應表情令人難忘,因為這一舉動為舊金山巨人隊送出了一分,但亞利桑那響尾蛇隊最終以8比7的比分贏得了勝利。

邦茲賽後表示: “我整晚都在思考這件事,但我仍然不知道該說什麼。我不知道該如何用語言表達。巴克創造了歷史。讓他去討論吧。”

肖瓦特回答說: “這場比賽只有三四個球員能和你一起打,邦茲就是其中之一。在濛濛細雨的天氣裡,投手丘四處亂轉,投手又投不出弧線球。什麼好事都不會發生。”

五月底,本壘打競賽:

  • 馬克麥奎爾 27
  • 薩米·索薩 13
  • 小肯·格里菲 19
  • 亞歷克斯羅德里格斯 20
  • 維尼·卡斯蒂利亞 19
  • 安德烈斯·加拉拉加 19

六月

薩米·索薩和他的芝加哥小熊隊在1998年6月火力全開。當月,他轟出了20支全壘打,打破了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紀錄。 6月15日,他在對陣密爾瓦基釀酒人的比賽中轟出了3支本壘打。當時,美國職棒大聯盟正成為美國夏季的王者,以索薩和麥克奎爾為封面的雜誌在全國各地的報攤上隨處可見。

舒恩菲爾德總結索薩六月份的表現時說道: “他在四月份打出了六支本壘打,五月份打出了七支,之後狀態逐漸回暖。6月1日,他在6月3日至7日的連續五場比賽中分別打出了兩支本壘打,6月15日又打出了三支本壘打,6月19日和20日分別打出了兩支本壘打,6月15日又打出了三支本壘打,6月19日和20日又打出了兩支本壘打。”

然而,索薩最大的影響或許在於全壘打追逐對邦茲的影響。邦茲是當時聯盟最佳球員,曾三度獲得MVP獎。據稱,他對麥克奎爾和索薩受到的關注非常惱火,以至於在1998賽季後開始服用興奮劑

六月底的本壘打比賽:

  • 麥奎爾 37
  • 索薩 33
  • 小格里菲 33

七月

1998 年 7 月 7 日,美國職棒大聯盟(MLB) 全明星賽在美國聯盟以 13 比 8 擊敗國家聯盟。該比賽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庫爾斯球場舉行,這有助於解釋該賽事的高比分。

1998年7月9日,巴德·塞利格正式成為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總裁,此前他自1992年9月起擔任代理總裁。 7月31日,西雅圖水手隊將「大佬」 蘭迪·約翰遜交易至休士頓太空人隊。水手隊在這筆轟動一時的MLB巨額交易中,從太空人隊得到了弗雷迪·加西亞、卡洛斯·吉倫和約翰·哈拉馬。

七月底的本壘打追逐賽:

  • 麥奎爾 45
  • 索薩 42
  • 小格里菲 41

八月

費城費城人隊投手里奇·博塔利科(Ricky Bottalico)向舊金山巨人隊的巴里·邦茲(Barry Bonds)投球,引發了一場清空板凳的鬥毆(1998年8月2日)。丹尼斯·馬丁內斯(Dennis Martinez)創下了職業生涯第244次投球勝投紀錄,創下了拉丁美洲投手的美國職棒大聯盟紀錄(1998年8月9日)。巴爾的摩金鶯隊捕手克里斯·霍伊爾斯(Chris Hoiles)在一場比賽中打出兩支滿壘全壘打(1998年8月14日)。美聯社記者史蒂夫·威爾斯坦(Steve Wilstein)透露,麥克奎爾使用了能夠促進睪固酮分泌的藥物雄烯二酮(Androstenedione)。羅傑·克萊門斯(Roger Clemens)在對陣堪薩斯城皇家隊的比賽中,以3比0完封對手,三振18名擊球手(1998年8月25日)。

「馬克麥奎爾儲物櫃的頂層架子上,放著一瓶棕色的瓶子,旁邊是一罐大力水手菠菜和幾包無糖口香糖。麥奎爾說,他一年多來一直在服用這種能產生睾酮的藥丸。這種藥丸在棒球界完全合法,但在NFL、奧運會和NCAA卻被禁止。」威爾斯坦說。

威爾斯坦繼續說: 「沒有人認為,如果沒有這種非處方藥,麥克奎爾就無法追平羅傑·馬里斯的本壘打紀錄。畢竟,1987年,作為新秀,他在沒有服用這種藥物的情況下就打出了49支本壘打,過去兩個賽季也每個賽季都超過50支。但這種藥物能夠提高雄性激素的水平,而雄性激素可以增強肌肉質量,促進力量,因此

八月底全壘打追逐賽:

  • 麥奎爾 55
  • 索薩 55
  • 小格里菲 47

九月

1998年9月8日,麥克奎爾轟出了賽季第62個全壘打,超越了馬里斯保持的MLB單場本壘打紀錄。索薩也在那場比賽中打出一記全壘打,使他當年的全壘打總數達到58個。 1998年9月20日,小卡爾·瑞普肯退出比賽,結束了他的連續本壘打紀錄,同時也打破了MLB連續2632場比賽開賽的紀錄。

1998年9月28日, 芝加哥小熊隊在伊利諾州芝加哥的瑞格利球場擊敗舊金山巨人隊,贏得外卡決勝局,晉級美國職棒大聯盟季後賽。索薩在賽季最後一個星期五擊出了他本賽季的第66支本壘打,而麥克奎爾則以一記破門得分的本壘打結束了賽季,並以令人難以置信的70支本壘打結束了他的賽季。

十月-1998年美國職棒大聯盟季後賽

1998年9月29日,星期二

  • 波士頓紅襪(11)@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3)
  • 聖地牙哥教士隊 (2) @ 休士頓太空人隊 (1)
  • 德州遊騎兵隊 (0) @ 紐約洋基隊 (2)

1998年9月30日,星期三

  • 芝加哥小熊隊 (1) @ 亞特蘭大勇士隊 (7)
  • 波士頓紅襪(5)@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9)
  • 德州遊騎兵隊 (1) @ 紐約洋基隊 (3)

1998年10月1日,星期四

  • 芝加哥小熊隊 (1) @ 亞特蘭大勇士隊 (2)
  • 聖地牙哥教士隊 (4) @ 休士頓太空人隊 (5)

1998年10月2日,星期五

  •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 (4) @ 波士頓紅襪 (3)
  • 紐約洋基隊 (4) @ 德州遊騎兵隊 (0)

1998年10月3日,星期六

  •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2) @ 波士頓紅襪 (1)
  • 亞特蘭大勇士隊(6)@ 芝加哥小熊隊(2)
  • 休士頓太空人隊 (1) @ 聖地牙哥教士隊 (2)

1998年10月4日星期日

  • 休士頓太空人隊 (1) @ 聖地牙哥教士隊 (6)

1998年10月6日,星期二

  •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2) @ 紐約洋基 (7)

1998年10月7日,星期三

  • 聖地牙哥教士隊 (3) @ 亞特蘭大勇士隊 (2)
  •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4) @ 紐約洋基 (1)

1998年10月8日,星期四

  • 聖地牙哥教士隊 (3) @ 亞特蘭大勇士隊 (0)

1998年10月9日,星期五

  • 紐約洋基隊 (1) @ 克利夫蘭印第安人隊 (6)

1998年10月10日,星期六

  • 紐約洋基隊 (4) @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 (0)
  • 亞特蘭大勇士隊 (1) @ 聖地牙哥教士隊 (4)

1998年10月11日星期日

  • 紐約洋基(5)@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3)
  • 亞特蘭大勇士隊 (8) @ 聖地牙哥教士隊 (3)

1998年10月12日,星期一

  • 亞特蘭大勇士隊 (7) @ 聖地牙哥教士隊 (6)

1998年10月13日星期二

  •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5)@ 紐約洋基(9)

1998年10月14日星期三

  • 聖地牙哥教士隊 (5) @ 亞特蘭大勇士隊 (0)

1998年10月17日,星期六

  • 聖地牙哥教士隊 (6) @ 紐約洋基隊 (9)

1998年10月18日星期日

  • 聖地牙哥教士隊 (3) @ 紐約洋基隊 (9)

1998年10月20日星期二

  • 紐約洋基隊 (5) @ 聖地牙哥教士隊 (4)

1998年10月21日,星期三

  • 紐約洋基隊 (3) @ 聖地牙哥教士隊 (0)

紐約洋基隊贏得 1998 年美國職棒大聯盟世界大賽冠軍

  • 1998 年 10 月 21 日星期三,紐約洋基隊以 4 比 0 橫掃聖地亞哥教士隊,奪得美國職棒大聯盟世界大賽冠軍

資料來源:

「麥克奎爾和索薩的本壘打追逐讓 1998 年成為美國職棒大聯盟有史以來最瘋狂的賽季之一」 ,大衛·肖恩菲爾德,espn.com,2020 年 6 月 9 日。

「MLB 打擊領袖 - 1998 - 全壘打」 ,espn.com,2020 年 6 月 10 日。

「MLB 賽程(1998 年)」 ,baseball-reference.com,2020 年 6 月 10 日。

「馬克‧麥奎爾」 ,baseball-reference.com,2020 年 6 月 10 日。

「薩米‧索薩」 ,baseball-reference.com,2020 年 6 月 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