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眼》賭場場景分析
在我的詹姆士龐德電影賭場場景系列的第四部分中,我將分析《黃金眼》中的賭場場景。

圖中我們在蒙地卡羅賭場找到了邦德。像往常一樣,他玩的是二十一點(Chemin de fer),但這次他第一次把它叫做百家樂(baccarat)。我不知道這是字符錯誤、法語和英語的問題,還是遊戲名稱多年來的變遷。曾經在《危險邊緣》(Jeopardy)節目中,有一條線索是「這是詹姆士龐德最喜歡的賭場遊戲」。一位選手回答“什麼是百家樂?”,結果被算作正確答案。我想他們也會接受二十一點,因為我脫口而出就是這個名字。不管這個遊戲叫什麼名字,我們來聊聊它在《黃金眼》裡是怎麼玩的吧。
我將引用一段在YouTube上找到的影片片段。邦德在 1:11 時來到賭桌,說了一句“banco”,意思是他想跟已經在賭桌旁擔任莊家的 Xenia Onatopp 單挑,押最大注。在一番例行的玩笑之後,我們看到邦德的牌是 7,輸給了 Onatopp 的天然牌 8。這在任何詹姆斯龐德電影中都是罕見的,我們很少看到龐德輸牌。下週新聞簡報劇透:他在《女王密使》中也曾輸過牌。
接下來,奧納托普行使她莊家的特權,將賭注翻倍,我猜是兩百萬法郎。龐德迎難而上,說了一句“suivre”,字面意思是“跟”。從遊戲規則上來說,這意味著他想再次獨自下注全部金額。 2分10秒時,邦德說了一句“carte”,意思是他想抽第三張牌。奧納托普亮出她手中的兩張牌,總點數為5,並給邦德一張6。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無論從規則或策略上來說,都說不通。現代百家樂有強制要牌規則,如果閒家拿到6,莊家也要拿6或更小的牌。在當時的二十一點遊戲中,雖然有一些自由選擇的空間,但這種情況不屬於其中之一。相反,莊家必須被迫要牌。
然而,就我所知,在20世紀初,只要雙方都沒有8或9的自然牌,雙方在任何情況下都有自由意志,而8或9的牌面會讓雙方都僵在兩張牌上。假設他們玩的是這個老版本,奧納托普擁有自由意志,那麼她就玩錯了。考慮到龐德抽了第三張牌,很容易假設他的總點數是0到5。以下是他抽到這些點數的機率:
全部的 | 可能性 |
0 | 23.7% |
1 | 15.3% |
2 | 15.2% |
3 | 15.3% |
4 | 15.2% |
5 | 15.3% |
在這 6 個分數之後,邦德每次獲得新分數的機率如下:
全部的 | 可能性 |
0 | 15.2% |
1 | 15.3% |
6 | 23.7% |
7 | 15.3% |
8 | 15.2% |
9 | 15.3% |
Onatopp 的 5 點最終唯一可能擊敗的點數是 0 或 1。 Bond 一開始拿到 4 或 5 點,結果 6 點之後變成 0 或 1 的機率是 30.5%。根據我的計算,如果莊家牌在這種情況下抽牌,可能的結果如下:
閒家獲勝率:56.3%
莊家勝率:39.0%
平局:4.7%
最終,Onatopp 的平手獲勝機率為 39.0%,停牌獲勝機率為 30.5%。平手獲勝的機率顯然更大。
在2分34秒,我們看到龐德翻開兩張牌,總分都是零。加上六,邦德的最終得分是六分,超過了奧納托普的五分。

不得不提的是,在3分52秒,邦德展現了他在另一個我擅長的領域──車牌──的專長。邦德在這裡解釋說,法國當年的車牌是以字母「L」開頭的。此前,在0分32秒,邦德在賭場停車場發現了一輛法拉利的假車牌,車牌號碼以「4」開頭。或許他指的不是第一個字符,而是第一個字母。在我看來,車牌上的字母應該是「N」。雖然我不太喜歡皮爾斯布魯斯南式的龐德,但這種對車牌知識的炫耀還是讓我有點難以接受。友情提示:除非你想避免至少半小時的無聊,否則千萬不要問我關於車牌的問題。
總而言之,這不是我最喜歡的詹姆斯龐德賭場場景之一。雖然有一些有趣的玩笑,但牌局的走向並沒有很好地傳達給觀眾,而且展現了一位玩家做出了一個她一開始就不應該做的糟糕決定。它不像我上週報道過的《最高機密》裡那場糟糕的場景那麼糟糕,但也比不上《諾博士》和《霹靂彈》裡的場景。
下週,我們將最後一次回顧龐德在電影《女王密使》中玩二十一點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