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 logo

大峽谷-2019年5月2日

我很自豪地說,4月15日至17日,我成功穿越了大峽谷——來回皆是如此。這段旅程艱難無比,全長44.5英里,海拔上升了約11000英尺。我在美國西部進行過不少健行和登山活動,但我不得不說,從峽谷邊緣到峽谷邊緣的健行絕對是我最棒的健行之一,甚至可以說是第一名。

大峽谷北側要到五月才開放,所以四月去的話,就必須來回都走一遍。即使是夏天,我仍然建議嘗試來回,因為回到出發地需要六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很多精英運動員能在24小時內完成來回。其他人可能需要幾天時間,每天走大約七英里,沿途露營。我覺得,以我的體能,三天的路程已經足夠挑戰我的極限了。

整個旅程可以寫一本小書。網路上有很多關於完成這件事的人的旅行報告。除了最近的這次旅行,我還在同樣的路線上多次徒步了大約100英里,所以我感覺自己對此略知一二。話雖如此,以下是我應對這項挑戰的建議。

  • 大峽谷夏季酷熱難耐。許多人在大峽谷因脫水而喪命。所以,一定要了解水源的位置,並攜帶足夠的水,以便在兩地之間往返。到達水源地後,一定要多喝水!一般來說,在口渴之前就先喝水。
  • 為了保持涼爽,靠近水源時,請將衣服弄濕。如果天氣非常炎熱,並且有機會,請盡可能地弄濕衣服(但不要在科羅拉多河游泳,以免被湍急的水流沖走溺水)。有人在水源附近因中暑而死亡。基本原則是採取預防措施,避免身體過熱。
  • 並非每個休息站都會開水。如果你覺得這種情況會發生,那就帶上淨水器。方法有很多,但我個人比較喜歡SteriPen,它是一種紫外線燈,可以放在水瓶裡殺死細菌。謝爾頓甚至在《生活大爆炸》的最後一集中提到過這個技巧。
  • 注意你的腳。我知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基本原則是保持雙腳乾燥,盡量減少摩擦。無論你怎麼努力,還是有可能起水泡,所以要多帶點痣。在關於水泡該不該擠的永恆爭論中,我支持擠。
  • 在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盡量避免在一天中最熱的時段健行。夜間健行也沒什麼問題。只需帶上頭燈即可。
  • 如果你打算使用露營地,請提前做好規劃和預訂。這個過程很長,我就不贅述了。
  • 在餓之前吃點東西。食物是你完成健行所需的能量,所以要吃飽。帶上你喜歡的零食,這樣方便一點。我認為鹹味食物最好。任何東西都應該有較高的卡路里與體重比。
  • 了解自己的極限。訓練以確保你做好準備。峽谷與高山不同,走出峽谷才是最困難的部分。

我確信我忘記了一些事情,但我所說的內容很重要。

我拍攝的照片太多了,無法放入本通訊中,因此,我將向您提供此鏈接,其中包含我將它們剪輯成YouTube 影片的片段。

最後,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它與我的警告相呼應。

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