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 logo

人與熊之爭

最近我聽到很多關於「人還是熊」的爭論。對於那些不熟悉這場爭議的人來說,它似乎始於一段TikTok短片。影片中隨機選取了一些女性,詢問她們是願意和男人還是熊困在森林裡。影片中大多數女性選擇了“熊”。在隨後的病毒式傳播中,絕大多數女性也選擇了熊。身為統計學家,令我感到困擾的是,人們竟然用如此糟糕的數學方法(如果真的用過的話)來為熊辯護。

熊人
圖片來源: CNN

在選擇人還是熊時,首先應該想到的問題是,應該選擇哪一種熊?美國和加拿大主要有兩種熊:黑熊和棕熊。灰熊也屬於棕熊。

美國和加拿大的黑熊數量約為60萬頭。從2020年到2023年的四年間,發生了6起黑熊致命攻擊事件。這意味著每年黑熊數量與致命攻擊事件的比例為40萬頭/1。我在本期通訊的末尾列出了我的資料來源。

同時,棕熊的數量約為5.5萬頭,2020年至2023年間發生了10起致命攻擊事件。這意味著每年熊的數量與致命攻擊事件的比例為2.2萬頭比1。因此,棕熊的平均危險性是黑熊的18倍。我認為,對於「人還是熊」這個問題,一個明智的答案應該考慮熊的種類。

這個問題的困難在於如何將「熊」與「人」進行比較。我曾與一位支持「熊」的女性朋友進行了一場激烈的對話。她很清楚,需要統計數據才能讓我在這個問題上表明立場,所以她給我發了這段影片

影片中的這位先生犯了一個錯誤,他回答了一個錯誤的問題——普通人和普通熊哪個更危險。他得出的結論是,普通人的危險性是普通熊的兩倍以上。然而,這並非問題本身!真正的問題是,就每次遭遇而言,哪個比較危險。我認為大多數熊,尤其是黑熊,不太可能攻擊人類,因為它們生活在森林深處,很少與人接觸。普通的熊不會構成太大的威脅,因為我們很少遇到它們。然而,真正與一隻飢餓憤怒的棕熊相遇,結果可能並不好。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觀點,我建議你去看電影《灰熊人》

就我個人而言,我見過五次野熊,而且都是黑熊。兩次是在優勝美地,熊根本沒理我。兩次是在太浩湖,它們也沒理我。還有一次是在阿拉斯加,我在朱諾看到一頭熊從垃圾桶偷垃圾袋。

我問了我的兄弟,他在威斯康辛州和密西根州的林業局工作。他的職責之一是教導熊的安全知識。我問他與熊相遇演變成暴力事件的機率。他說0.01%,但也承認這只是一個有根據的猜測。他補充說:「我了解到,威斯康辛州沒有因熊而導致人員死亡的案例,但密西根州有三起,其中包括一例馬戲團裡被棕熊殺死的案例。」 他可能甚至不願意我引用他的話,所以我就不提他的名字了,但我的資料實在太少,所以只好提了。

那麼答案是什麼呢?首先我要聲明,要正確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查看關於女性與男性和熊相遇的統計數據。問題是,據我所知,沒有人統計過女性與男性和熊相遇的次數,即使沒有發生任何意外。然而,如果我是女性,被迫面對兩種情況,我可能會選擇黑熊而不是男性,但我會選擇男性而不是棕熊。如果是一隻普通的熊,我會考慮到美國和加拿大8.4%的熊是黑熊,最後選擇普通的熊。然而,我完全承認這只是基於傳聞證據。首先我要承認這一點。

如果有人有關於每次遭遇攻擊機率的統計數據,我會很樂意看看,或許還會就此主題寫一篇後續的新聞通訊。不過,現在,還是感謝你讓我吐槽一下統計數據在這個問題上的不當使用。

有關該主題的討論,請訪問我在 Wizard of Vegas 的論壇和主題“人還是熊”

資料來源:

熊的數量:

wikipedia.org/wiki/List_of_fatal_bear_attacks_in_North_America" style="color:#a5341f;" target="_blank">熊攻擊致死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