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牙哥朝聖之路 – 第 16 部分
在第 15 部分中,我剛剛在 2024 年 9 月 18 日到達聖地牙哥大教堂前的廣場。我坐在那裡,思考著如何度過剩下的時間、剩下的旅程以及餘生。
過了一會兒,沒人接聽,於是我和另一位朝聖者攀談起來。她前一天就到了,正在等一位朋友。我問她朝聖者辦公室在哪裡,她很樂意幫忙。朝聖者可以在這裡出示他們的證件(用來蓋章的文件),領取兩份結業證書(一份西班牙語,一份拉丁語)。
我去了前面提到的辦公室,距離大教堂步行約五分鐘。電影《朝聖之路》裡有個場景就發生在那裡。電影裡,四個主角被問到一系列關於他們旅程的問題,尤其是他們選擇朝聖之路的原因。朝聖之路的人數每年增長約10%,所以我想,在電影拍攝期間,辦公室可能擁有更多資源來親自採訪每個人。然而,我幾年後才在旺季踏上朝聖之路,當時每天都有數百名朝聖者完成朝聖。我聽說現在的流程更快了。

從電影裡,我知道有人會問我是否出於宗教原因踏上朝聖之路。出發前做研究時,我看到了兩種證書的圖片。 「宗教原因」的證書更冗長、更深刻。另一種證書更像是一份簡單的完成證書。我目前還不是任何宗教的虔誠信徒。我可以坦誠地說,我是飛天麵條怪教會的牧師,但那是一個虛構的宗教。無論如何,根據“宗教”一詞的自由定義,我想我可以一本正經地回答“是”。
第二個道德兩難是關於我的出發地。正如你從我的故事開頭所知,我的出發地是法國的勒皮(Le Puy-en-Valey)。然而,我跳過了從法國卡奧爾到西班牙布爾戈斯的一大段路程。其中一項要求是,證件必須「在路線的每個階段都蓋章」。顯然,我跳過的那段路程沒有蓋章。
我強烈感覺到我的旅程始於勒皮,我真心希望我的證書能反映這一點。我反覆嘗試了法國部分,覺得它應該出現在我的證書上。此外,我的行程中每個階段我都蓋了很多章。如果朝聖辦公室發現我漏蓋了章,我打算坦誠相告,必要時接受一張寫著布爾戈斯為起點的章。
帶著這個計劃,我走進了一間非常忙碌的朝聖者辦公室。一名保全指著旁邊的一個房間,裡面有好幾台報到終端,就像你在機場辦理登機手續時看到的一樣。螢幕詢問我一些基本信息,例如我的姓名、開始日期、結束日期,以及我剛才提到的兩個問題。我按照計劃回答了問題。然後,他們給了我一個號碼,就像在車輛管理局那樣,然後我等著被叫號。
等了大約15分鐘,考慮到人潮擁擠,這還不算太糟。窗口的女士要了我的證件,我提供了。她花了大約一分鐘靜靜地檢查了一下。我很擔心她會問缺少的部分,或是盤問我信仰哪個宗教。然而,她什麼也沒說。她拿出自己的印章,在我的證件上蓋了章,我想是想取消它。然後我看到證書從她的彩色印表機裡出來。她把證書遞給我,說了聲「恭喜」。

第一段是拉丁文。這是透過谷歌翻譯 com 翻譯的。
「那裡日日夜夜都舉行慶典,彷彿處在同一個莊嚴的氛圍中,充滿喜悅,榮耀主和使徒。這座大教堂的大門晝夜不關,也絕不允許夜晚降臨,因為蠟燭和細燭的光芒如同正午般閃耀。”
其餘部分是西班牙語。這是我翻譯成英文的,翻譯得併不容易。
「位於西班牙西部的孔波斯特拉聖雅各伯宗座大都會主教座堂建議所有看到這封訪問證明信的人都知道:
6;字體系列:'Open Sans',無襯線;顏色:#313131!重要;“> Michel Shackleford參觀了大教堂,自古以來基督徒就在這裡崇敬聖徒詹姆斯的遺體。
值此良機,教宗呼籲信徒履行愛德的義務,同時欣然向朝聖者致以天主的問候,並祈求聖父代禱——願天父賜予旅途中如同物質享受般豐富的精神享受。真福雅各伯,真福。
2024 年 9 月 18 日,在孔波斯特拉,朝聖之路的目的地。
他於 2024 年 9 月 5 日從勒皮出發,沿著法國之路騎行 1515 公里。 」
我感到如釋重負,欣喜若狂。我在禮品店買了一個圓筒,用來裝我的證書,還有一張精美的法國之路朝聖之路地圖。商店附近有一個漂亮的露台,可以俯瞰庭院,其他朝聖者正在那裡拍照。其中一位還很樂意幫我拍幾張。

之後,我去了前一天在阿爾蘇阿的Albergue旅館預訂的酒店。找個房間可不容易。 Travelocity顯示,整個城市只有一家叫Araguaney的飯店。這家飯店非常豪華,是豪華飯店「歐洲之星」連鎖飯店旗下的一家。我一臉尷尬地走進這麼好的地方,看起來像個窮困潦倒的朝聖者。不過,工作人員對我非常友好,似乎沒有註意到我看起來像個無家可歸的人。當時已經快到中午了,但他們還是讓我提前入住,並告訴我車庫裡可以安全地存放自行車的儲藏室。
我的房間棒極了。與我旅途中其他住過的旅館和廉價旅館形成了鮮明對比。這種奢華讓我有點不自在。把東西散落在房間後,我好好地洗了個澡,換上了乾淨的衣服。
在這一天剩下的時間裡,我最想做的事就是把自行車運回家。朝聖之路上的許多人,包括西班牙當地人,都說大教堂附近有個郵局,整天都在幫朝聖者運送自行車。我確實找到了一家郵局,那裡有很多自行車箱,而且還有專門的櫃檯提供自行車寄送服務。可惜的是,工作人員說他們不寄送自行車到美國。
那可是個大問題。我在網路上搜尋了一下,發現有些私人公司也做同樣的事,但費用大約是1000歐元,差不多相當於我現在這輛二手自行車的價值。加上關稅,價格可能會更高。我當時不知道該怎麼把自行車帶回家、賣掉還是送人。我的故事下一章會詳細講解。
那天剩下的時間我都在城裡邊走邊吃邊喝。我參加了聖地牙哥的「免費遊」。我之前在墨西哥城和巴塞隆納也參加過類似的免費遊,強烈推薦。請注意,小費是根據你對這次旅行的預期價值而定的。
那天晚上,我試著參加朝聖者彌撒,但當我在彌撒開始前不久到達時,大教堂已經擠滿了人。不過還好,因為回程還有整整兩天的時間。
在下一章中,我將講述我在冒險的最後兩天所做的事情。


